【开车门被撞都是全责吗】在日常驾驶中,因开车门导致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很多人认为“开车门被撞就是自己全责”,但实际情况并不总是如此。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总结不同情况下的责任划分,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当车辆停靠在路边或停车场时,驾驶员打开车门时若与后方来车发生碰撞,通常会被认定为主要责任或全责,尤其是在未观察后方交通的情况下。但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如此,具体责任划分需根据现场情况、交通法规以及是否有违规行为来判断。
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影响责任认定:
1. 正常停车,开门时未注意后方:一般由开车门一方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
2. 车辆未按规定停放(如占用非机动车道、消防通道等):可能减轻开车门一方的责任。
3. 对方车辆存在超速、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可能分担部分责任。
4. 驾驶员已尽到合理注意义务:例如在安全位置开门,且对方存在明显过错,则责任可能减轻。
因此,“开车门被撞都是全责”这一说法并不完全准确,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二、责任划分表(按常见情况分类)
| 情况描述 | 责任划分 | 说明 |
| 正常停车,开门时未观察后方 | 全责或主要责任 | 驾驶员未尽到注意义务 |
| 车辆违规停放(如占道、无证停放) | 可能减轻责任 | 停放不当可能影响责任认定 |
| 对方存在超速、闯红灯等违法 | 分担部分责任 | 对方有过错可减轻开车门一方责任 |
| 开车门时已确认安全,对方突然冲出 | 可能无责或次要责任 | 驾驶员已尽到合理注意义务 |
| 夜间或视线不良情况下开门 | 主要或全责 | 视线不清应更加谨慎 |
| 电动车或行人被撞 | 根据双方行为综合判断 | 非机动车或行人也可能承担部分责任 |
三、建议
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驾驶员应做到:
- 停车后先观察后视镜和侧后方;
- 使用“荷式开门法”(即用远离车门的手开门,迫使身体前倾观察);
- 在狭窄路段尽量避免直接开门,可下车查看后再开;
- 遵守停车规定,避免因违规停车而加重责任。
总之,“开车门被撞是否全责”不能一概而论,需根据现场情况和法律规定综合判断。了解相关法规,提高安全意识,是避免纠纷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