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提供一下虎式坦克的详细数据】虎式坦克,全称“虎I”(Tiger I)和“虎II”(Tiger II),是二战期间德国研制并广泛使用的重型坦克。作为当时最先进的装甲战斗车辆之一,虎式坦克以其强大的火力、厚重的装甲和良好的机动性在战场上留下了深刻印象。以下是对虎式坦克的详细数据总结。
一、虎式坦克基本概况
项目 | 内容 |
国家 | 德国 |
研发时间 | 1937年–1942年(虎I);1942年–1944年(虎II) |
服役时间 | 1942年–1945年 |
主要型号 | 虎I、虎II |
总产量 | 虎I:1,347辆;虎II:492辆 |
驱动方式 | 柴油发动机+机械传动 |
重量 | 虎I:54.5吨;虎II:68吨 |
最大速度 | 虎I:38 km/h;虎II:30 km/h |
续航里程 | 虎I:120–150 km;虎II:100–120 km |
二、虎式坦克技术参数对比
参数 | 虎I(Tiger I) | 虎II(Tiger II) |
主炮 | 88毫米 KwK 36 L/56 | 88毫米 KwK 43 L/71 |
炮弹初速 | 约800 m/s | 约1,000 m/s |
炮塔装甲厚度 | 100–120毫米 | 150毫米(正面) |
车体装甲厚度 | 80–100毫米 | 100–150毫米 |
火控系统 | 早期无稳定器;后期改进 | 先进光学瞄准具 |
乘员人数 | 5人(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无线电操作员) | 同上 |
发动机功率 | 650马力(迈巴赫 HL230 P30) | 800马力(迈巴赫 HL230 P45) |
悬挂系统 | 交错负重轮 | 交错负重轮(更复杂) |
重量分配 | 前部重,后部轻 | 均衡分布 |
三、虎式坦克的历史意义与评价
虎式坦克在二战中被认为是当时最强大的坦克之一,尤其在东线战场和北非战场上表现出色。其88毫米主炮具有极强的穿甲能力,能够远距离击毁敌方坦克。然而,虎式坦克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重量过大导致机动性受限、油耗高、维护复杂等。
尽管如此,虎式坦克在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现代重型坦克设计的先驱之一。战后,许多国家对虎式坦克进行了研究和仿制,对其设计理念和技术特点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结语
虎式坦克不仅代表了二战时期德国军工技术的巅峰,也在世界坦克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从火力、装甲还是战术应用来看,它都堪称当时最先进、最具威慑力的装甲战斗车辆之一。对于历史爱好者和军事研究者而言,了解虎式坦克的详细数据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二战时期的战争形态和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