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被终身禁驾的情况有哪些】在日常驾驶过程中,遵守交通法规是每一位驾驶员应尽的责任。然而,如果存在严重违法行为,不仅会受到行政处罚,还可能面临“终身禁驾”的严厉后果。那么,哪些行为会导致被终身禁驾呢?以下是对相关情况的总结。
一、被终身禁驾的主要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以下几种行为一旦被查实,将可能导致驾驶人被终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序号 | 行为类型 | 法律依据 | 后果 |
1 | 醉酒驾驶机动车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 | 可能被吊销驾驶证,且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 |
2 |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 |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终身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
3 | 在交通事故中逃逸,构成犯罪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 |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终身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
4 |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犯罪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 | 吊销驾驶证,且三年内不得重新取得 |
5 | 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驾驶证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6条 | 情节严重的,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终身禁驾 |
6 |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驾驶证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2条 | 依法撤销驾驶证,且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
7 | 未取得驾驶证驾驶机动车,造成重大事故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 |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终身禁驾 |
二、总结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被终身禁驾的行为主要集中在严重违法行为和涉及公共安全的恶性事件上。这些行为不仅对自身安全构成威胁,也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驾驶员在日常出行中,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因一时冲动或侥幸心理而触犯法律,最终付出惨重代价。
建议广大驾驶人员提高交通安全意识,珍爱生命,文明出行,远离违法驾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