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五和国六是什么意思】“国五”和“国六”是指我国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分级制度,是国家为了控制机动车污染、改善空气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排放法规。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排放标准也在逐步升级,从“国五”到“国六”,不仅在技术上有了显著提升,也对车辆的制造工艺和使用维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下面是对“国五”和“国六”的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分析:
一、国五与国六的基本概念
项目 | 国五(GB 18352.5-2013) | 国六(GB 18352.6-2016) |
实施时间 | 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 | 2019年起分阶段实施,2023年全面实施 |
排放限值 | 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限值较高 | 污染物限值大幅降低,接近欧六标准 |
技术要求 | 主要依靠发动机改进和三元催化 | 需配备更先进的后处理系统,如DPF、SCR等 |
适用范围 | 适用于所有新生产、销售的轻型汽车 | 覆盖所有新生产、销售的汽车,包括重型车 |
二、国五与国六的主要区别
1. 排放标准更严格
国六标准对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的限值均大幅降低,尤其是对颗粒物的控制更为严格。
2. 技术升级要求高
国五主要依赖发动机优化和三元催化系统,而国六则要求车辆配备柴油颗粒捕集器(DPF)、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等更复杂的后处理装置。
3. 检测方式更科学
国六引入了“实际道路排放测试”(WLTC),相比国五的“工况法测试”,更能反映真实行驶中的排放情况。
4. 影响购车与用车成本
国六车型因技术升级,制造成本上升,因此售价普遍高于国五车型;同时,后期保养和维修成本也可能增加。
三、国五和国六的意义
国五和国六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提高排放标准,有效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
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符合国六标准的车辆不仅是对环保的支持,也能在未来几年内避免因政策调整而带来的使用限制。
四、总结
对比项 | 国五 | 国六 |
标准等级 | 第五阶段 | 第六阶段 |
实施时间 | 2016年 | 2019年(分阶段) |
排放限值 | 较高 | 更低 |
技术要求 | 发动机优化 + 催化 | 先进后处理系统 |
检测方式 | 工况法 | 实际道路测试 |
影响 | 逐步淘汰 | 全面普及 |
综上所述,“国五”和“国六”是国家为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推动绿色发展而设立的排放标准。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进步,国六将成为未来车辆的标准配置,对汽车行业和消费者都具有深远影响。